输入汉字:

說文 大徐本:,辱也。从天[心],心[天]聲。(他點切)
段注本:,辱也。从心,天聲。(他典切)
字形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辱也。从心,天聲。楷書寫法:从「」得聲,故上作「」,不作「」。「」、「」、「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音 ㄊㄧㄢˇ
拼音 tiǎn
釋義

1.辱、羞辱、汙蔑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忝,辱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小宛》:「夙興夜寐,毋忝爾所生。」唐.李商隱〈籌筆驛〉詩:「管樂有才真不忝。」

2.常用為自稱的謙詞。有愧於、輕賤、侮辱的意思。如:「忝居」、「忝為人師」、「忝列門牆」。《魏書.卷五二.列傳.宗欽》:「伊余櫟散,才至庸微。遭緣幸會,忝為樞機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九回:「孩兒叨賴母親福庇,忝中狀元,欽賜遊街。」



說文解字(大徐本)

說文解字(段注本)

類篇

字彙

正字通

康熙字典(校正本)

康熙字典

中文大辭典

中華字海

输入汉字:

每日一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