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廣碑別字.七畫.岌字》引〈魏元弼墓誌〉。
《正字通.山部》。
(一)
「」為「岌」之異體。
「岌」或部首移位作「」。《廣碑別字.七畫》引〈魏元弼墓誌〉「」作「」。《正字通.山部》:「,同。動搖貌。……《莊子》:『殆哉乎。』或從土作。」按,《集韻.入聲.緝韻》:「,危也。《莊子》:『殆哉乎天下。』通作。」是《莊子.天地》「殆哉乎」句,「」字《集韻》云:「通作。」而《正字通》所引「」,乃謂「,同,或從土作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山部》從《正字通.山部》。又按,「」為「巖」之異體,此為部首移位之例。故「」可收為「岌」之異體。
(二)
=>「岋」之異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