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入汉字:

說文 大徐本:,口液也。从口,聲。,唾或从水。(湯臥切)
段注本:,口液也。从口,聲。,唾或从水。(湯臥切)
字形 右半作「」︰始筆作撇,下从「」;中間雙「」,隔豎分開如「」,不相連筆,寫法參「」字。
注音 ㄊㄨㄛˋ
拼音 tuò
釋義

1.  口水、口液。如:「唾沫」、「唾液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唾,口液也。」漢.揚雄〈解嘲〉:「顩頤折頞,涕唾流沫。」《董西廂》卷三:「秀才家,平生餓,無那,空倚著門兒嚥唾。」

2.  吐口水。多表示輕視、鄙棄之意。如:「唾罵」、「唾棄」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尊客之前不叱狗,讓食不唾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太后明謂左右:『有復言令長君為質者,老婦必唾其面。』」《新唐書.卷一○八.列傳.婁師德》:「人有唾面,絜之乃已。」

3.  吐。《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:「魯人有自喜者,見長年飲酒,不能釂則唾之,亦效唾之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下.桓帝鄧皇后紀》:「自力上原陵,加欬逆唾血,遂至不解。」



說文解字(大徐本)

說文解字(段注本)

類篇

字彙

正字通

康熙字典(校正本)

康熙字典

中文大辭典

中華字海

输入汉字:

每日一字